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土货”变顶流?员工能共享?宁波这个工会架起一座村企共富桥

体育正文 192 0

“土货”变顶流?员工能共享?宁波这个工会架起一座村企共富桥

“土货”变顶流?员工能共享?宁波这个工会架起一座村企共富桥

仲夏午时,热浪袭人。宁波北仑区小港街道渡头董工业社区(shèqū)的“云(yún)菜场”自提点却格外热闹。辖区企业(qǐyè)职工们有序排着队,熟练地扫码核验,将一袋袋沾着泥土芬芳的新鲜果蔬装进(zhuāngjìn)环保袋。“品质好、收货快,吃得放心还帮了农户,一举两得!”辖区企业员工陈伟珍展示着手机订单,笑容里满(mǎn)是赞许。 小港街道渡头(dùtóu)董工业社区成立(chénglì)于2015年,是一个典型的(de)村、企混合型工业社区。在这2.3平方公里的土地(tǔdì)上,102家涵盖文娱、机械、外贸等(děng)领域的工业企业与周边12个行政村紧密相连,6500名企业职工与众多农户成为“邻里”。如何让园区企业增效、让周边村民增收、让集体经济壮大,实现真正的“共富”?渡头董社区工会联合会以“云端助农+灵活就业”双轮(shuānglún)驱动,蹚出(chū)一条村企共富新路径。 以前“土货”摆地摊(bǎidìtān)如今瓜果上云端 “每年台风季,看着(kànzhe)农户辛辛苦苦种的水果蔬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,大家心里(xīnlǐ)都(dōu)着急。”渡头董工会联合会主席郑蕾道出了最初的困境。2020年,一个大胆的想法萌生:利用新媒体帮农户卖货!社工们建立了微信群(wēixìnqún),尝试在微信、抖音发布农产品信息,取名“云菜场”。“起初心里也(yě)没底,群里就我们走访企业时加的百来(bǎilái)个职工。”郑蕾回忆,“土货”的吸引力超乎想象,职工口口相传,群人数迅速突破150人,且一发(yīfà)不可收拾。 如今,“云菜场”早已不是简单的微信群。它已发展成一个覆盖周边村落(cūnluò)、园区所有企业、邻近学校、医院等机构的综合性助农平台。在此基础之上,社区工会还通过直播(zhíbō)实现二次赋能(fùnéng)。 “丁家山葡萄甜过初恋(chūliàn)!江桥头西瓜清爽一夏!渡头董(dǒng)的番茄,一口咬下去,汁水四溢,香甜可口……”工会干事王春霞正(zhèng)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。刚开播十多分钟,直播间已涌入几十位粉丝,互动(hùdòng)频频。 “客户下单后,我们(wǒmen)会第一时间进行采摘和包装,尽可能当天就能完成发货,让新鲜直达。”郑蕾介绍,这种高效的(de)运作模式赢得了(le)合作企业的深度认可。“这个直播间对我们企业的帮助太大了!”小浃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(dīng)旭东(xùdōng)深有感触地说,“不仅直接带动了我们年糕(niángāo)销量的提升,更重要(zhòngyào)的是,借助社区工会的平台和信誉,大大增强了我们产品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。”据悉,该企业生产的年糕中,有20%的份额是通过渡头董社区“云菜场”和直播间销售出去的。 从最初(zuìchū)仅靠(jǐnkào)一部手机直播的(de)手足无措,到如今拥有专业灯光(dēngguāng)、话筒的独立直播间;从面对公屏互动时的紧张,到如今工会(gōnghuì)主播们的应对自如;从接单配送(pèisòng)时的手忙脚乱,到实现“今日下单、明日收货”的从容高效——渡头董社区工会的电商助农之路,完成了从“草根”到“专业”的华丽蜕变。“价廉物美还助农”已成为社区电商产品的一张闪亮名片,深植于职工们的心中。 目前,“云菜场”及直播(zhíbō)已帮助周边农户销售丁家山葡萄、桥头严樱桃、水蜜桃及各类果蔬共计105.5万斤,销售额318余万元,有效纾解了农产品销售难和(hé)职工“菜篮子”需求(xūqiú)的双重压力。 “共享员工”破难题(nántí)激活闲置劳动力 破解了农产品销售难题,工会又将共富实践延伸至了就业领域。“业务繁忙时企业缺人手,但招正式工成本太高(tàigāo),像我们这样的(de)小微企业根本吃不消。”宁波文寒纸品有限公司陈文军的感慨,道出了众多小微企业的现实困境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农村闲置劳动力(láodònglì)缺乏增收渠道,企业淡季时职工收入又面临断崖式下跌。面对双重(shuāngchóng)困境,郑蕾萌生(méngshēng)新思路:何不搭建桥梁(qiáoliáng),让劳动力“活”起来? 说干就干,郑蕾带领工会干部深入摸排辖区企业(qǐyè)用工需求与职工求职意向,建立“共享(gòngxiǎng)员工群”。工会干部化身“就业红娘(hóngniáng)”,对收集到的供需信息进行精准匹配,既服务园区内企业职工,又(yòu)辐射周边灵活就业群体。 “共享员工”的(de)优势在紧急时(shí)刻得到了充分展现。去年欣得戈服饰曾遭遇一场临时危机,一批外贸货品在临出货时发现标签印刷错误,急需人手(rénshǒu)返工(fǎngōng)处理。面对紧迫的时间和巨大经济损失的风险,总经理张小虹紧急求助郑蕾。郑蕾迅速在共享员工群动员,短短(duǎnduǎn)半小时内(nèi),一支由周边农户、党员志愿者等12名成员组成的应急支援队便火速到位。经过简短的培训(péixùn),他们迅速投入工作,助力生产线恢复了高效运作,成功化解了危机。 为了确保“共享员工”模式(móshì)长效运行,渡头董社区工会联合会构建起全流程服务体系:上岗前为共享职工提供定制化技能培训;用工期间建立“企业-工会-职工”三方沟通(gōutōng)机制,实时协调解决劳动保障(bǎozhàng)问题;任务完成后(hòu)由工会监督为职工发放(fāfàng)薪酬,确保权益落实“最后一公里”。这种“培训-上岗-保障”的闭环(bìhuán)管理,让企业用工更安心,职工就业更踏实。 如今,“共享员工”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。“现在发个微信就(jiù)能招到熟练工,成本节省三成以上!”宁波(níngbō)文寒纸品有限公司的(de)负责人陈文军满脸笑意地说道。社区村民江娣更是对这一模式赞不绝口:“家门口就能上班,既能增加收入,还能和(hé)大家唠嗑,真好!” 截至今年初,辖区“共享(gòngxiǎng)员工群”已经覆盖了62家企业,涉及共享职工376人,实现了职工共享调配385人次,人均增收8000元(yuán),一张覆盖全社区的“就业保障(bǎozhàng)网”正托起稳稳的幸福。 “共富从来不是独木桥,咱们工会就是要当好这个‘搭台人’,让共富的桥梁越架越宽,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实!‘云(yún)菜场’和‘共享员工’都只是渡头董共同富裕的起点,未来,我们还要(háiyào)建立(jiànlì)智慧园区、农民电商产业(chǎnyè)、共富研学游……让更多的可能在渡头董生根(shēnggēn)发芽。“郑蕾说道。
“土货”变顶流?员工能共享?宁波这个工会架起一座村企共富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